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样本:燕达医院突围路径

2014-11-21 15:5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

“今天是不是有北京的专家来?”来到河北燕达医院(以下简称“燕达医院”)的老人看起来是慕名而来,不过却迟了。计划进行到上午十一点半的义诊,刚刚在几分钟前结束。“没关系,下次专家来的时候,您只要挂个号,一样还是能看上。”导医宽慰老人。

燕达医院很长时间都显得冷清的门诊大楼,这几个月越发有了些人气。在导医台旁边,放着那块刚刚仪式上揭开的牌子:天坛·燕达脑科中心。

这个中心是在2014年11月18日刚刚挂牌成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共同联手打造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神经内、外科诊疗基地。

“在今天的仪式前,我已经来过燕达医院四趟了。”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茂民在面对媒体时谈道,“这家医院的硬件条件真的还是很不错。”

宋茂民身后的走廊里共展示着京冀两地三家医院的标识,除了燕达医院和天坛医院外,另一个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这些清楚的展示了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燕达医院在对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骤然升温后,地处北京燕郊的燕达医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除先后与北京两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外,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已经将燕达医院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此外两地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医保的异地结算。

某种程度上,这些探索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区域协同发展。

正在深化的新医改中,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医保碎片化、社会资本办医薄弱等问题,都是燕达医院发展所要面对和破解的问题。尤其是改制成为一家民营综合型非营利性医院后,燕达医院更是需要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破题京冀医疗协作

李怀把2014年看作是燕达的“腾飞之年”。

在天坛·燕达脑科中心揭牌仪式上,河北省卫计委主任杨新建、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到场。很明显,京冀两地卫生系统官员的出席,让这场合作仍然带有浓重京冀医疗资源对接的色彩。

天坛医院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揭牌仪式当天,天坛医院派出了11名包含副院长在内的主任级专家团队,在燕达医院举办了义诊和讲座。

“天坛医院将毫无保留地把脑肿瘤、脑血管病等领域的先进诊疗技术全面注入到燕达医院,带动燕达医院乃至整个燕郊区域的神经内、外科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宋茂民说。

在燕达实业集团董事长李怀看来,这次合作“会让燕达医院驶向快车道,尤其会使河北人民和居住在燕郊的北京市民享受到北京市大型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这已经是2014年燕达医院第二次与北京的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了。在这年的更早些时候,与北京朝阳医院达成了共建河北燕达医院的协议。李怀把2014年看作是燕达的“腾飞之年”。

按照协议,双方共建期限确定为20年。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燕达方面负责医院的资本和运营,朝阳医院则负责医疗、教学以及学科建设。协议书签订后,燕达医院即挂牌为“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燕达医院”。并将逐步落实两地医保和新农合的衔接及实现即时结算。

燕达与朝阳医院合作的成效立竿见影。“自今年5月9日与朝阳医院合作共建燕达医院签订协议,并开始合作以来,燕达医院门诊量同比翻了一番,住院量和手术量同比翻了两番。”虽然总量仍然不大,但李怀认为这已然是“骄人的业绩”。

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燕达医院2014年7月份挂号人次比6月份增长1322人,与去年同期对比增长5617人;入院人次比6月份增长70人次,与去年同期对比增长214人。不过,对于一家拥有2000张医疗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来讲,这样的数据意味着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医保的打通,对燕达医院则可能是另一重福音。

今年11月初,北京市卫计委发布通知,燕达医院纳入北京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该政策主要针对燕达医院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参合人员,包括北京市通州、顺义、平谷三个区的参合农民,以及居住在燕郊的京籍参合人员。

今年年中,河北省人社厅就披露,河北将主动与京津两地协调,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开展“畅通医保”专项行动,分级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

为何转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燕达医院的“突围”方式,则显得非常特别。

不过,就是在今年3月份,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怀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还曾这样描述是:“是一座集医、教、研、养老于一体的现代化健康之城。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自运营以来入住率一直较低。”

对这座“健康之城”,李怀已经花费了将近十年的心血。

的构想最早起于2005年。当时一次糟糕的就医体验,让李怀意外的洞察到了医疗产业当中蕴藏的机会。在经过一系列论证和筹备之后,健康城项目在2007年9月开工建设。

来自官网的资料显示,总投资约150亿人民币,分两期建设。健康城共由六大板块组成,即燕达国际医院、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国际会议中心、燕达国际医学院。

燕达医院显然是六大板块的核心。医院在建设之初的设计标准,就是瞄着国内三甲医院的水准。也正如宋茂民所言,医院硬件的确够“硬”。

燕达医院下置18个临床中心53个临床科室。医院设置床位 3000张,其中医疗床位2000张,康复床位1000张;拥有64排CT、3.0T核磁共振、500排动态CT、机器人DSA、大型高能直线加速器、大型双C型臂血管造影机等国际一流通用和专用医疗设备。

不仅如此,在已经聚集了超过60万人口的燕郊地区,此前一直没有三级医院。如此“高配”的燕达医院正是填补了这样一个空白。

燕达医院却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面对每天仅二百个左右的门诊量、几十个住院病人的尴尬现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其中23%来自河北省。

李怀曾分析,导致燕达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民营医疗机构取得医保及医疗定点资格困难,人才引进难,社会公众对民营医疗、养老机构的认知存在社会歧视。但他坚信,缓解北京看病难、养老难问题,京津冀医疗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必然选择。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燕达的困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燕达医院已经获得了三河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资格,也获得了北京市新农合定点资格,同时在技术人才方面有得到了北京两家大医院的支持。

但从更广的角度,燕达医院的困境实际上并不是特有的。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整个社会资本办医,在当下所面临的真实处境。燕达医院的“突围”方式,则显得非常特别。

今年7月份,燕达医院正式从营利性医院转为非营利性医院。可以想见,在当前的政策条件下,非营利性将更有利于燕达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合作;而从政策的角度,非营利性医院也可以享受到更多优惠。

但迄今为止,社会资本绝大多数时候对非营利“敬而远之”。此前这种营利转非营利的改制方式,只有武汉亚心医院罕见的尝试过。关键问题是,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上没有成功的实践模式。机遇中的燕达医院能否找到一条出路?

京津冀医疗协作需总体设计

吸引了众多高层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决策部门的关注。

某种程度上,京津冀区域概念的火爆,给了燕达医院难得的发展机遇。进入2014年,医院的人气暴涨。一方面吸引了众多高层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决策部门的关注。

今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继2012年之后第二次到访燕达医院。京冀两地高层官员也在这一年密集到访,包括北京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河北省长张庆伟、常务副省长杨崇勇等。

与此同时,一些重量级政策规划的调研也陆续来到燕达医院,包括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相关调研,国家编办针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机构的相关调研。此外,还有来自国家卫计委、河北省等方面组织的各种主题和层级的调研。

在京津冀整体医疗协作的格局中,燕达医院俨然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某种程度上,燕达医院更多还是个案。真正有意义的是,凝聚在燕达医院身上的热情能够蔓延到整个京津冀区域当中。

杨新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还会有一些京冀对接的政策在燕达医院进行探索。但杨新建同时表示,应该更全面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全面提高河北省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仅靠几家医院的合作是不够的,医疗卫生的合作还包括多个方面。

例如京津冀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同签署了《京津冀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协议》,三省的疾控部门也签署了《疾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再例如京津冀将建立统一管理、规范高效的血液调剂制度等。

此外,2014年北京市医政方面的工作要点、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当中,都涉及到了对于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的疏解和承接制定了具体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在11月18日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了推动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即“中心限制、周边发展,综合限制、专科发展,院内限制、外溢发展,单体限制、系统发展”。

宋树立表示,这样既能够满足京津冀的医疗服务需求,又着眼长远,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早前,河北省方面曾提出过京津冀医疗合作的六种模式,包括实施整体搬迁、开展合作办医、帮扶建强专科、实行远程诊疗、加强科技交流、深化联防联控。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研究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但可能还要等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出台之后,医疗卫生方面的规划再公布实施。”杨新建表示。

Tags:京津冀 样本 路径 医疗 医院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