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卫计委刚出一文件,影响你的2016!

2016-04-22 15:58 点击:

来源:赛柏蓝    作者:半夏

4月20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其中,医联体分级诊疗的内容与药企息息相关,医药同仁们必须关注起来。

方案中提到,以医联体为切入点,衔接分级诊疗制度。就这项制度对药企影响,笔者咨询了著名医药营销专家、赛柏蓝高级顾问刘检老师。

刘检表示,医联体分级诊疗,简单来说,就是上级和下级医院已经形成完整的治疗链条。这对于药企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一、药企不能只关注二级以上医院

医联体分级诊疗是把上级医院和基层社区捆绑在一起,上级医院就医的患者后续用药、康复治疗将回到基层。上级和基层将面临同一个患者,在医联体下利益一体化。所以,企业做工作必须从二级以上医院扩展到基层社区,因为本来的医联体分级诊疗是个闭环,如果没有做好基层社区的工作,你的产品整个销售链条就断了。

 二、品种进入首诊目录是王道

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打通了上级医院和基层社区的用药目录,他们将会使用同一个目录,届时基药的概念就模糊了。因为分级诊疗,会出现上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扩大,而基层对于非基药品种的适用范围也会扩大。这对于非基药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如果能够在医联体中进入首诊目录,原来不能在基层销售的药品,其基层市场将会被打开。

三、抢占基层的先机将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在二级以上医院,在30%药占比下,那些不具有专科优势概念或者是慢病治疗的药品,会在社区里找到自己的市场。而那些具有专科优势、靶向治疗概念的药品,将是二级以上医院市场竞争的主流。这样就把药品区隔成两块,分为基层部分和二级以上医院部分,且这两个市场都非常大。凡是药企的产品是针对术后康复、慢病治疗有优势的,对于基层这块市场,谁先布局谁将占据优势地位。

以上是刘检老师对于医联体分级诊疗的部分见解,欲浏览详细的政策解读和药企应对策略,敬请期待刘检老师的原创文章,赛柏蓝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推送。

附:《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具体信息

1.全面实施预约诊疗。

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不断提高预约诊疗率,有效分流患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一是提供多种预约诊疗方式。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为患者提供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患者预约就诊更为方便。

二是实现分时段预约。

合理安排预约患者就诊时间,在“预约优先”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测算就诊时间,不断提升预约就诊的精确度,争取预约时间精确到小时,预约患者候诊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三是探索开展实名制预约诊疗。

加强身份识别,逐步实施注册式管理,有效加强号源管理,遏制倒卖号源现象,患者挂号体验有效改善。四是加强复诊患者预约管理。提供便捷的诊间预约、复诊预约途径,合理安排复诊患者就诊时间,实现与首诊预约患者错峰就诊,提高预约诊疗效率。

2.逐步推行日间手术,衔接分级诊疗制度

三级医院逐步推行日间手术,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日间手术服务,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

一是主动公开日间手术病种和术式清单,为患者提供公开、透明的日间手术信息。坚持患者自愿原则,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为患者实施日间手术。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宣传,引导患者逐步接受日间手术模式。

二是理顺内部业务流程。为开展日间手术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人力与物力支持,探索建立日间手术中心,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以医联体为切入点,衔接分级诊疗制度。在医联体内部形成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术后患者随访制度,指导下级医疗机构做好患者术后康复,并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3.持续改善医疗质量。

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开展提升医疗质量专项活动。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中,以强化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加强平台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推行疾病分级诊疗过程中医疗质量连续化管理、加强日间手术质量管理和逐步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

进一步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长效工作机制,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创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式方法,形成政府监管、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新格局,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体实施方案另行下发。

4.多种形式信息推送。

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新媒体、微平台、手机信息、电话等途径提供诊疗信息推送服务,患者获取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的患者提供就诊相关信息,对接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诊疗相关信息。

推广利用微信、短信等形式向患者提示异常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

5.费用结算方便快捷。

一是优化费用结算流程

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为住院患者提供床旁、护士站、结算窗口等不同出院费用结算途径,逐步提升床旁结算比例。加强部门协调,争取医保等部门支持,在医保实时结算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患者缴纳自付部分费用即可办理入出院手续,患者入出院更加便捷。

二是提供便捷结算支付方式。

探索使用就诊卡预存、银联等多种支付方式,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医疗费用,减少患者排队缴费次数,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患者结算更为便捷。

6.药事服务保障安全。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合理用药指导。通过多媒体、人工窗口等多种渠道,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探索提供自助查询机、微信平台等多种方式,扫描药品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等即可查询药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在取药窗口、门诊大厅等区域设置各种类型多媒体设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7.急诊急救无缝衔接。

急救中心(站)要充分发挥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的指挥和调度作用,合理调派救护车,强化院前急救快速反应,缩短急救反应时间。规范医疗急救行为,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原则转运患者。医院要加强急诊力量,提高急诊服务能力。接诊医院要为院前急救开通绿色通道,并加强院内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实现无缝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

8.深入推进优质护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护士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健康指导、慢病管理、康复促进、心理护理等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和护理专业内涵,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服务半径、床位规模、临床工作量等科学合理配置护士人力,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普通病房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非住院部门要根据患者诊疗量、手术量等合理配置护士,保障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9.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中医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医疗机构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满足患者中医医疗服务需求;鼓励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鼓励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

10.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大力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等,发挥医院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引导作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针对儿童、产妇、重大慢性病住院患者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提供专科特色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增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相关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Tags:计委 影响 文件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