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青岛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58%!校园心理健康筛查干预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25-05-21  |  浏览次数:1044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网上对于校园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近日,一张《青岛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的论文截图在网上引关注,因为论文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8.21%这远高于此我们所知的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

 

这篇论文发表于2024年7月第32卷第7期《中国儿童保健杂志》标题为《青岛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2020年在山东省青岛市所有区县对7所学校的776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有效样本7749名,其中男生4036人(52.08%),女生3713人(47.92%);初中生4365人(56.33%),高中生2883人(37.20%),职高生501人(6.47%)

 

 

 

研究显示青岛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8.21%。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的危险因素,而职高阶段是抑郁症状检出的保护因素,推测高中生相较于职高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大学升学压力。学习压力大的高中生更可能因为学习成绩问题,逃避现实,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抑郁症是全球最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过渡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对其终生带来不可逆的创伤。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自杀行为高度相关,抑郁症所引起的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布了诸多文件,守护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明确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做了大量工作,致力于探索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惠斯安普携手,打造“心身健康管理实验室”,并结合功能医学健康管理设备,开展“高校师生健康管理”“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管理”等方向的实践和课题研究高校提供高水平的心健康管理工作指引

 

 

 

但也要看到,国内很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中小学,对校园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上海和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几乎每所中学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室,绝大多数高校也引入了心理健康中心可是很多地区的中学可能和青岛状况类似,如果不做主动筛查或抽查,永远无法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实际情况。

 

 

 

其实,在校园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十分必要学校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治工作中具有先天优势。而且,科学、高效的心理健康评测系统,有望帮助很多学校破解心理健康筛查评测的难题。

 

集成综合量表、脑电分析、心率变异性评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多模态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精准的心理评测。这种评测的形式是“人机互动”,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可以减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评测的压力,提升心理健康评测的依从性。

 

多模态精神压力评测分析系统

 

基于多模态精神压力评测分析系统建设的校园心理健康评测工作站,可以满足学校集体筛查的需求其独特的多人同时检测设计,可以极大提高筛查效率与覆盖面,使得学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群体的初步筛查,快速锁定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由于心理健康评测面向所有学生,因此不存在所谓“污名化”的顾虑,而且可以提高评估效率与覆盖面,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健康关注。

 

 

 

心理健康评测系统不仅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窗口,更为学校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通过精准评估、科学预警与及时干预,有望构建起更加科学、高效、全面的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有效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