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国内药企或临新一轮降价,进口药影响有限

2010-07-04 00:00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剑指药价虚高,对药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的利润率都将进行严格限制。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剑指药价虚高,对药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的利润率都将进行严格限制。
 
   征求意见稿一出,医药业内顿时沸腾。一家国内药企的营销总监表示,估计国内医药企业又要迎来新一轮“降价潮”了。
 
  该总监表示,从2000年到2008年,国家层面已促成药品降价25次,这次或许将成为第26次降价。而在历次中国药企的降价潮中,进口药却鲜有大幅度降价,这次它们是否能够再次全身而退?
 
  区别定价导致内外有别?
 
    外国药企的“超国民待遇”一直为国内医药企业诟病。
 
    湖北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树平称,中国药企生产的药品屡次降价,但国外药企的药品却很少降价。
 
  他还指出,同样药品疗效几乎相差无几,但是药品价格却相差悬殊。以头孢曲松为例,国产药品规格为2克/支的价格仅七八元,而一国外药企生产的规格为1克/支的药品,价格却达40多元,要达到2克的使用量就得80多元。
 
   业内人士称,同一药品价差如此悬殊,主要是由于国内药品的区别定价政策。
 
    2001年,原国家计委(发改委的前身)发布通知,称为鼓励企业生产经营优质药品,对质量、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或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企业同种药品的药品实行单独定价,享受更高的产品价格。
 
   凭借着原研药和单独定价的优势,进口药在历次“降价潮”中得到“区别对待”。
 
   进口药价影响有限?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以后,由于在文件中没有出现“原研药”和“单独定价”的提法,一度让舆论认为中国对国外药企的原研药和单独定价亮起“收缩红灯”。
 
   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总裁萧滋杰表示,虽然原研药在处方药中只占10%的份额,但在国外药企的产品中占据30%以上。因此,这一有利条款的消失让国外药企很紧张。RDPAC的另一位执行总裁萧树煜称,国外药企正在对这一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进行协商,并将于近日召开专门的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不过,在国内药企业内人士看来,国外药企的紧张或许只是一场虚惊。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则认为,进口药品根本就没有办法核实其成本。管理办法规定,进口药品可以根据进口到岸成本和口岸地费用核算。但国外药企一般都是自己经营自己的产品,所以对于进口到岸的成本基本上只能听取国外药企的报价。
 
  于明德还表示,所谓的药品专利保护过当,这是进口药品价格不会下降的第二个原因。在专利保护上,管理办法规定,1993年1月1日之前,在国外获得专利保护且仍处于保护期内的药品,自国内上市之日起20年以内,在价格管理上按照专利保护药品对待。
 

Tags:影响 有限 进口 降价 新一 国内 药品 国外 价格 定价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