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风云

国内需更多高端医疗提供商 复星布子高端医疗

2010-09-06 11:31 来源: 2010-08-10 医药经济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国内需更多高端医疗提供商 复星布子高端医疗

 复星医药与和睦家股东美中互利达成战略合作,成为美中互利第一大股东,并以此举作为切入高端医疗产业的一个新起点。
 
   “高端医疗需要形成产业生态圈,这个生态圈肯定不是一个医院、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所能满足的。”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复星医药刚刚与和睦家股东——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中互利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最多持有美中互利股票达25%,成为美中互利的第一大股东。对于关注高端医疗领域近10年的复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新的起点。
 
  需更多高端医疗提供商
 
   “在国家提出新医改整体方案的背景下,从复星角度来讲,这两年从高端医疗切入是进驻医疗产业的机会。”陈启宇表示。
 
  而从政策层面看,年初《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对此,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对医疗资源配置的有益补充和调整,社会资本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个机会究竟在哪?在陈启宇看来,新医改方案已提出整个国家未来医疗体系的框架,这其中,国家会把主要的投入放在确保基本医疗这块,同时,也会在大的公立医院为提高学术水平、医疗技术做较大的投入。而对于面向高收入人群的高端医疗,国家从政策上放开了,“过去我们看到,公立医院特别是资源丰富、有优势的公立医院在这个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确定,这个市场未来应该是走向市场化,而不再是三甲医院的工作重点。”
 
  此前亦有官员表示:“高端医疗服务属于私人消费产品,应以市场提供为主,政府的责任是通过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加以规范。”而在高端医疗消费的核心城市上海,政府层面的预测是:“保守估计,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在106亿元以上。”上海将通过适当保留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和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机构两个方面发展高端医疗,高端医疗以高收入、高医疗保障、高服务需求群体为对象,核心是精细化、个体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陈启宇表示:“进入这个领域我们也需要寻找有资源、有品牌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事实上,除了和睦家,另一个高端医疗机构——新加坡百汇与复星也有所合作。同走高端路线,是否会引发竞争?复星的回答是两者存在差异化,在业务方面没有直接竞争,“和睦家虽然是外国人办的,但是立足于中国而办,完全以中国为主要的发展市场,并以医院为重心发展高端医疗。而对百汇来说,中国是它战略布局的一部分,目前它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诊所。高质量的诊所是对高端医疗和高端医院的很有效补充,是互补机构。”
 
  而除了和睦家和百汇,中国的高端医疗竞技场显然需要更多的玩家。“高端医疗需要形成产业生态圈,这个生态圈肯定不是一个医院、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所能满足的。不光是和睦家、百汇,在中国市场应该有更多的定位于高端医疗和服务的提供商。这样,消费者才有很好的选择,同时,很多其他配套也会跟上。这么大的市场完全靠一两家机构去布点满足,这是比较困难的,也很难实现真正大规模的发展。”陈启宇强调。
 
  关注商业保险
 
  在得到复星助力之后,和睦家的扩张已箭在弦上。美中互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CEO、和睦家医疗集团董事长李碧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医院的扩建将于年底完成,届时将有150张床位;并将加快在杭州、成都、南京、青岛等二线城市的布局。“服务的目标人群是中国社会收入前5%的人群,目前,我们还远没有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李碧菁表示。
 
  这其中,高端医疗商业保险显得格外重要。“和睦家的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国际医疗保险,我们要培养高端人群去和睦家这类医院看病,那么支付方式必须要改变。”陈启宇认为。在他看来,在高端医疗服务生态圈的建设上,商业高端医疗保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高端医疗这个市场不可能完全靠患者投钱,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公司愿意为高管买商业保险,存在旺盛的需求。
 
  而去年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公布,给商业健康险发展创造了契机。随着具体政策渐次明朗,已有公司把目光锁定在企业高端管理人员身上,推出高端医疗险新产品。
 
   “我相信在整个医疗市场改革和高端医疗产业发展进程中,这是必须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复星也同样保持关注和研究。但对我们来讲,重心还是怎么把医疗服务做得更好,医疗保险是为了给医疗服务提供更稳定的市场保障。”陈启宇表示。 (记者 康义瑶)

Tags:高端医疗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