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风云

上了“贼船”的海翔药业

2012-07-15 14:08 来源:医药观察家 作者:徐琳媛我要评论 (1) 点击:

核心提示:7月4日海翔药业与辉瑞制药签订了“盐酸克林霉素系列有关产品”有效期20年的合作协议,将利用辉瑞提供的技术工艺加工生产、供货,这个看起来很美好且稳定的“联姻”却被多数业内人士形容为“鸡肋”,海翔药业上了“贼船”,赚取的只是有限的加工费而已

7月4日,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辉瑞制药下属子公司辉瑞亚洲制造公司签订了关于“盐酸克林霉素系列有关产品”的合作协议,将利用辉瑞提供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并向后者供货,协议有效期为20年。

无疑,此次合作将对海翔药业的国际形象带来极其正面的影响,并达成其走向国际市场的目的。然而,这个看起来很美好且稳定的“联姻”却被多数业内人士形容为“鸡肋”,他们指出,在此合作中,海翔药业仅是作为代工厂的身份存在,其赚取的也只是有限的加工费而已。 

如此质疑不免让人联想到富士康——这个与苹果、戴尔、诺基亚等均有着长期稳定合作的世界代工巨头,及其的另一个“美誉”——“血汗工厂”:代工厂本身的属性决定其不得不用尽方法压缩成本,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而在产品质量必须得以保障的背景下,压缩的空间便自然地转移到对劳动力的极端压榨上。 

也正因为此,一个共识随之形成:代加工绝非长久之计。在经历了由“血汗工厂”引发的一系列大地震后,富士康这个世界最大的代工厂率先开启了其转型之路——增加自主研发能力,并向上下游不断延伸。

而随着跨国药企不断将原料药代加工的权杖交予国内药企,作为医药界的“富士康”们在欣喜的同时,似乎也开始遭遇同富士康一样甚至更为复杂的难题: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原料药出口的不断缩水、主要代加工原料药市场空间的日益萎缩及产能结构的调整等。 

这些问题均要求我国的原料药代加工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如作为先行者的海正药业便已经尝试同辉瑞成立合资公司,向仿制药领域延伸。但显然,就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代工厂都有如此能力及魄力进行转型,考验仍在持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与辉瑞长达20年的供货协议让海翔药业赚足了面子。根据协议内容,辉瑞将帮助和指导海翔药业对现有技术和工艺进行改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而作为供应商,海翔药业将根据辉瑞的需求扩大产能,年产能不低于300吨。

对此,海翔药业表示:随着与辉瑞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公司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公司优势品种克林霉素系列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同时稳固公司作为特色原料药国际供应商的地位,并将利于新业务的拓展。

但显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海翔药业般看好其与辉瑞的合作,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海翔药业此次是上了“贼船”。

或许这样的说法有些激进,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海翔药业在与辉瑞的合作中几乎不占丝毫优势。因为并不享有克林霉素系列产品的技术和工艺的专利所有权,且需按照产品数量向辉瑞公司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并长期向辉瑞按照购销合同供货,这使得海翔药业仅是作为代工厂的性质介入,同时,其还将承担合作中的大部分风险。

首先,代工厂的性质虽能使海翔药业赚到长期且稳定的收入,但这样的收入十分有限,仅是加工成本而已,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长及其他成本的上涨,此收入还将进一步压缩,并持续考验海翔药业的运营能力。

其次,海翔药业与辉瑞合作的克林霉素系列产品属抗生素类产品,且是周期性很强的品种,政府的管制将会使其供给产生很大变化,盈利能力也将因此备受考验。而在此前与勃林格殷格翰的合作中,类似的问题已经使海翔药业深受其扰——2008年,海翔药业成为勃林格殷格翰独家品种达比加群的主要原料供应商,然而,今年1月份欧洲药物管理局启动了关于达比加群出血事件的调查,并于5月份要求医生加强达比加群的出血风险意识。

再次,也是非常关键的,海翔药业与辉瑞的合作在项目延伸和可替代性上几乎不存在其他可能。

但对于辉瑞,情况则大有不同:此次合作的克林霉素系列产品并不是辉瑞的主流产品,因此其可以将更大的精力主攻更有优势的产品。而在省下精力的同时,这部分的业务也能得以发展。无疑,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辉瑞很自然的便成了最大的受益方。

代工厂涅槃的考验

显然,这种存在极大不平衡的合作使原料药代工厂们只能保持表面的光鲜,却并不具备在产业链上应有的话语权。同时,长久以来一直压在我国原料药企身上的“三座大山”——产能过剩、成本飙升、环保压力也制约着原料药企作为代工厂的生存能力。

转型已势在必行!

作为比海翔药业更早接触原料药出口及与跨国药企合作的海正药业,其转型也走在了医药“富士康”们的前列,且与富士康的转型路径非常相似。

为了向上游扩展,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投资了8.09亿美元获得夏普10%的股份,并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而海正药业则通过与辉瑞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实现了更深度的“联姻”。据了解,该合资公司将负责海正和辉瑞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时辉瑞产品的生产也将放到其基地来。

这样的合作既契合了辉瑞扩大在华仿制药生产和销售的战略意图,同时也与海正药业从特殊原料药生产商向仿制药生产商转型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更公平也更具延伸性。

此外,与富士康从“制造的富士康”向“科技的富士康”的转型思路如出一辙,海正药业也在积极地拓展其研发能力,其首仿的“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自问世起便成为明星制剂产品而为其创造了极大的名利。

但显然,这种转型并不是所有原料药企业都能实现的。“海翔还没到这个份儿上,没那么快转型的能力和基础,只能暂时停留在原料药这个层面。”某业内人士坦言。毕竟,从某个程度而言,与国际知名药企的深层次合作不仅存在着管理、技术、环境等种种软硬指标的障碍,而且同样受到国内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药品认证体系等多种壁垒。

当然,转型的路也并不是只有一条,目前,华海药业也在积极谋求向制剂产品的转型,但与海正药业不同的是,华海药业走的是增加FDA认证品种的道路,其目前已经有奈韦拉平、多奈哌齐、苯那普利等产品获得FDA进口许可。

而海翔药业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打算,在向制剂转型时机尚未成熟之时,海翔药业则通过对苏州第四制药厂进行增资扩股,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克林霉素系列原料药上的优势,同时,也拿到了部分制剂文号,为其向制剂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无疑,原料药“富士康”们已经意识到了危机,转型也在逐步推进,但在真正的胜利到来之前,考验仍在继续。

Tags:海翔药业 辉瑞制药 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