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立普妥是这样炼成的

2011-01-13 09:44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上世纪50年代末,远藤在日本东北大学农学院学习,试图在自然界中寻找可以产生抗生素的菌类以对抗感染性疾病。上世纪60年代末,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学习的远藤留意到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问题,认为胆固醇超标和心脏疾病存在某种联系,而某种菌类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40年前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远藤(Akira Endo)教授刚刚拿到了2008年度的拉斯克(Lasker-DeBakey)临床医学奖。这是美国医学界极富盛名的医学奖之一,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称。2006年,他曾在日本获得同等盛誉:日本奖。

上世纪50年代末,远藤在日本东北大学农学院学习,试图在自然界中寻找可以产生抗生素的菌类以对抗感染性疾病。上世纪60年代末,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学习的远藤留意到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问题,认为胆固醇超标和心脏疾病存在某种联系,而某种菌类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美国科学家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上世纪50年代末,科学家已发现高胆固醇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素之一,其他因素为吸烟和高血压。但在明确两者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如何治疗方面却遇到了困难,少数可用药物降胆固醇的效果不佳。当时,最佳的医学建议就是减少食物中的脂肪摄入,但这种方法作用有限。

后发也制胜  

 上世纪70年代初,远藤教授因受雇于三共株式会社回到东京。他成立了4个研究小组,用2年时间来筛选可能阻断胆固醇合成的化合物。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远藤公布了一种从桔青霉菌中提取的物质美伐他汀(meva-statin),三共公司将其商品名定为康百汀(Compactin),而1977年一次非正规的首例人体试验成功促成了该药的研发。当时,默沙东研发总监Roy Vagelos也看到了调脂药的潜力,便与三共公司合作。一年内,默沙东的研发小组就从土曲霉发酵液中发现了自己的原型药物,命名为洛伐他汀(lovastatin)。1980年9月,受狗试验致癌和机制不明了等因素影响,犹豫不决的三共公司放弃了对康百汀的开发。

与此同时,另一家制药公司华纳-兰伯特(Warner Lambert)也在研制他汀类药物。1982年进入该公司的Bruce Roth只是一名化学师,年轻的他力诫高层:他汀类药物可以构建一条非OTC的新产品线。在放弃两个他汀类药物后(一个动物实验有毒性,一个与竞品专利药太接近),阿托伐他汀(后来的立普妥)于1985年进入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这是一个漫长而未知的开发过程,而且时间紧迫,即使开发成功,也只是一个me-too药,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默沙东在日本合作伙伴终止开发后,再次启动研发计划,于1987年推出首个他汀类药物美降之(Mevacor,洛伐他汀),合成他汀药舒降之(Zocor)正处于后期研发阶段。同时,竞品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出,3年时间内,三共公司与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共同推出普伐他汀(Pravachol),再次进入竞争跑道。1994年,诺华推出第四个他汀类药物来适可(Lescol,氟伐他汀)获得批准。

但华纳-兰伯特具有后发优势,该公司已发现了他汀类药物的优势,并可借助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美降之被开发成一个“孤儿药”,目标为少数心脏病高风险患者。因此,默沙东不得不进行范围更广、投资更大的临床试验扩大其适应症,消除人们对他汀类药物诱发癌症等严重副作用的担忧。1994年,斯堪的纳维亚的一项研究结果公布,首次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坏胆固醇”,还能显著减少心脏病患者致命性心脏病的发作。默沙东和华纳-兰伯特同时成为这一研究的获益者。更重要的是,人体试验显示,10mg剂量的立普妥可达到与80mg标准初始剂量舒降之同等的效果,而且风险更小。

【画外音】 立普妥的发现充满曲折,可见新药研发变数很大,需要果断,也需要冒一定风险,否则机会可能会从你身边溜走。

开辟新战线  

于是,华纳-兰伯特公司开始制定秘密计划,尽快推出立普妥。它首先向美国FDA提出申请,将立普妥用于罕见严重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高胆固醇血症,因为这样只需对这类患者进行相对小型的临床试验,同时由于现有疗法效果很差,审批人员会加快审评。但是重磅药物的产生不能单靠科学,还需要引起大批患者和医生的注意,公司需要市场影响力,与默沙东竞争,单靠自身是不行的。1996年,华纳-兰伯特与辉瑞签署合作开发立普妥的协议。辉瑞最初只是一个生产驱虫药的小厂,正逐渐成长为中型制药公司,其广泛的品种使其具备了强大的营销能力及多种商业运作手段。在和华纳-兰伯特的协商过程中,辉瑞提出了另一个推广策略:有竞争力的定价。两家公司决定通过降药价来打击竞争者,其售价甚至低于药效较低的他汀类药物。

当FDA于1997年初批准立普妥时,华纳-兰伯特和辉瑞在药品市场的这场“军备竞赛”中开辟了一条新战线。它们培训了2000多名销售代表,在营销战的第一年里,对医生进行了近百万次拜访,说服他们给患者试用该药。这类拜访在医生的办公室里大多只有两三分钟的短暂交流,大部分内容是在高档餐馆里吃饭时详谈。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国人口众多、未实现全民医保,故有数百万患者受好奇心驱使服用立普妥。因此,两家公司大打大众广告,与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联合发起一项“向着目标前进”的降胆固醇公众健康运动,鼓励患者向医生施压。

【画外音】 立普妥的商业成功,除了得益于药物本身好、营销策略对路以外,还缘于原研药厂选择辉瑞为合作伙伴的策略非常合适,辉瑞没有同类产品,不会产生营销冲突,还会探索新的营销策略,舍得运用降价和人海战术发动对医生的攻势,后期还附有针对病人的宣传攻势。这些都是当时很成功的战略、战术。值得一提的是,立普妥能赢得市场的高度认可,还因为它做了相当多的临床比较研究(这也是FDA现在的要求),让事实说话。竞争对手没有这样的数据,显得非常被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市场逐渐被辉瑞销售队伍占领。而辉瑞调用销售立普妥的“王牌军”销售吸入式胰岛素并未奏效,主要原因还是客户不接受产品,可见销售产品最主要的还是靠产品过硬,因为学术推广要靠数据说话。

“苦药片”不苦  

立普妥的市场运作十分成功,上市药品很快销售一空,公司不得不建立新厂以满足市场需求。华纳-兰伯特对此尤感吃惊,由于尚不确定自身能否独立存活,于1999年同意了美国日用品公司(American Home Products,现在的惠氏)的收购计划。但辉瑞并不打算将这个好产品拱手让人。次日,辉瑞实施了制药行业史上最大价格和规模的收购,最终以900亿美元成功收购华纳-兰伯特。

与此同时,立普妥的市场推广受到了FDA的严格监察。上市不到两年,辉瑞投入亿万美元打广告,FDA对这些广告发出了系列警告信。随后10年,关于广告的各种警告和批评不断传来。2006年,针对立普妥的过度宣传广告,处方药获得权诉讼组织(Prescription Access Litigation Project)为其颁发了一个讽刺称号——“苦药片”。2008年,辉瑞推出由“人工心脏之父”Robert Jarvik博士代言的电视广告,支付130多万美元的代言费,却因代言人的资格问题(包括从未有任何医学经验)受到来自美国众议院委员会的调查。

类似的来自工会、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及告密员工的种种批评将辉瑞推上了法庭,罪名是辉瑞标签外促销立普妥。但是到2006年,立普妥的销售额达到了顶峰——近130亿美元,这些小罚金根本不值一提,投资者更关心的是竞争压力。

Tags:立普妥 抗生素 默沙东

责任编辑:芸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