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中国民族医药有望“把根留住”

2011-01-16 16:29 来源:中国民族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卫生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印发《全国民族医药近期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2012年)》(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不仅是对医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近年来中央有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精神的贯彻,也是2007年11部委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工作细化。《方案》在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培养、民族医药资源发掘继承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为我国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两大困境:人才匮乏和资源流失

  民族医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难题是人才的匮乏和传统民族医药资源的大量流失。

  海南医学院药学系主任刘明生教授8年前便与黎药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刘明生在海南医学院组建了“黎药抢救和发掘课题组”,开始了对黎药的抢救与挖掘工作。

  在8年的调研时间里,黎药人才的传承困难是最让其担心的。课题组所遍访的20多位黎族医生中,目前还在行医的大部分已年过六旬,步入老年,30至40岁的中青年医生很少见到,黎族青少年中缺少学习和继承优秀黎族传统医药文化的兴趣,有些年事已高的黎族医生至今还没有弟子传承,出现了人才断层。“现有的黎医也大多是一边在家种地,一边等病人上门,黎医的收费极低,经常是由病人随意给。”刘明生说道。

  同时,刘明生和他的课题组也发现,由于黎族传统用药经验分散在民间,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黎医之间较少互相交流用药经验,每一名黎医用药方式也有差异,用药方式基本上为父传子,师带徒,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代代通过口头相传。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比如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抢救性挖掘,收集保存黎族医生的用药方式,越发显得急迫。”刘明生说道。

  而另一件让刘明生担忧的事情便是黎药植物资源的逐渐消失。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天然绿色植物面积的日益缩小,曾经广泛存在和应用的丰富热带药用植物资源正在悄悄地消失。有的黎药品种不好采集,许多黎族医生在门前屋后种植小片的药用植物以备自用,但面积太小,不成规模,一旦无人打理,很快就会消失。

  “作为药品原材料,野生黎药植物资源的过度采集,也使很多黎药品种,如海南粗榧、胆木、花梨等濒临灭绝或已消失,严重威胁着黎药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刘明生说。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0民族医药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民族医药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以‘口传身授’为主,强调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体验型的学习方式。目前,受传承人老龄化、潜在传承人数量锐减、传承人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医药的传承大大受限,本来已经稀有的民族医药人才濒临严重的断层危机。

  黄福开表示,在开展医籍医案整理工作过程中,一些名老专家因择徒习惯和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对验方医技秘而不宣;因各民族医学专业术语各异等,民族医药规范化整理受阻;因不同民族医学对疾病病因、治法有不同理解,在病名、证型、用药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采集数据、后期疗效评价等方面也存在困难。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对症下药”:民族医药传承困境有望解决

  为了解决民族医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近日,四部委联合出台的这一《方案》可谓“对症下药”。

  此次《方案》将民族医药人才队伍的培养列为重点内容。《方案》规定要实施全国名老民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民族医药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鼓励民族医药人员参加民族医药技术骨干培训、乡村医生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和城市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鼓励在职的中医药、西医药人员积极学习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

  《方案》还要求建设好1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民族医药资源,建立省、地市、县级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完成新版蒙医药本科规划教材编写、出版工作,继续组织开展维医药、壮医药本科教材等一批民族医药教材的编写工作,逐步完善民族医药教材体系。完善民族医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并将完善藏、蒙、维、傣、朝、壮医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将农村具有民族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开展民族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可行性调研。

  在民族医药的资源挖掘方面,《方案》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新疆、内蒙古、青海、广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省级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做好20位名老民族医药专家的医技医法、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工作,并建立名老民族医工作室。加快整理继承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方法。

  《方案》还要求整理出版150部民族医药文献,完成仫佬族等8个民族常用技法、用药、秘方验方、养生保健等文献的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做好藏、蒙、维等民族8个有优势的病种临床评价研究和傣、朝、壮等民族特色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研究。研究藏、蒙、维、傣、朝、壮、瑶、彝、土家等民族特有药材或有毒药材的炮制工艺,阐释原理。鼓励民族药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辅料的应用与开发。

  为了维护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还要求调查研究民族药物资源情况,加强品种保护,支持资源基地建设,推行药材GAP实施,鼓励规范化种植,保证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对资源紧缺的民族药药材,逐步解决替代品和发展种植、养殖,通过此次《方案》的种种细化规定,我国民族医药有望“把根留住”。

Tags:民族医药

责任编辑:refine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