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每年有上千亿的药品可能是被浪费了

2011-08-02 09:41 作者:李忠玉 点击:
  每年有上千亿的药品可能是被浪费了 李忠玉   笔者偶然间进行药柜清理时惊呀地发现,家中的药品储量相当“丰富”,竟然有几十种之多,价值至少上千元。再进行动手清理之余,发现有相当一部份的药品竟然已经过了保质期或者是即将过期。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些已经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药品竟然超过药柜中存药总数的1/5。更有甚者,有一瓶药的保持期长达五年,已经开封但还有满满一瓶,现也已过期。遥想十年之前,笔者年轻力壮,孤身一人之时,家中是从来都不会有药品储备,更谈不上会浪费掉这么多的药品。根据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3日称,严格规范的监管促进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作为不恰当的推断,被浪费掉的药品总额估计达到2400亿,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个家庭有这么多的过期药品,全社会总共有多少药品是“被过期”了?恐怕没有人知道答案。据2006年一项社会调查表明,我国各大城市平均每个家庭有过期药215粒,其中30%~40%的药品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其中高达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储存过期药品的习惯,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的经历。 对此,我们不禁还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药品过期?这恐怕要从源头开始说起。 第一,是药品的大规格。同一个药品有若干规格,但现在有个现象让人哭笑不得,就是药品的规格越做越大,象复方丹参片,一瓶200粒度,牛磺解毒片,一瓶也好几十粒,这些都是常用药,一般要持续用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这样的药品出大规格是可以理解的。但象很多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一盒有个6粒、12粒就已经超出了正常的用药范围,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众多的24粒甚至36粒这样的超大规格抗生素。这些大规格、超大规格的药品又只能一次性出售,患者买回家中后,只需使用其中的一小部份就可让病痊愈,其他的药品可能就被浪费了,因为短时间内再患相同病症的机会相当少。当下次有相同病症时,上次买了什么药早忘记了,又再一次去买同类的药品,又要再浪费一次。 第二,大处方,为了提高收入,也为了给医院创收。医生不断地开出大处方,本来只能开一种药,经常开两种,甚至更多。明明只需开一盒药,却开出2盒、3盒,甚至更多。笔者老婆有次因为肾结石去广州某医院就诊,医生开出的药品除了排石药品达9盒以外,还顺带开了5盒的消炎药,每盒12粒。消炎药就够吃半个月,到现在还有一大半的药还放那里等着“过期”。 这些现象,无一不体现出商业逐利的最原始动机。药品本来是一个刚性需求的产品,但掺杂了这些因素以后,药品的“消费”变得更有弹性,这也正为解释了笔者对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药品市场“低迷现象”。本来药品需求是刚性,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医药行业一样受到了冲击。虽然第二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医药市场依然保持了高增长,这种统计数据有多大的偏差不得而知,但不争的事实是,各药品经营企业,不管是工业、流通、零售三个环节的相关、人士都表示当年的“生意不好做”,尤其是很多的零售药店的同期营业额出现了30%以上的下滑。在当年金融危机的消费紧缩心理预期下,消费者可花可不花的钱,不花。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买。作一个不太准确的测算,按当年医药行业8000亿一年的销售额计算,如果被浪费掉1/5,就被浪费了1600亿。也许当年这是因为这一消费心理,消费者只要“节约”掉这些“被浪费”的药品支出,就足以让医药行业当年的“生意不好做”。   由此可见,药品浪费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所幸的是,社会及监管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过期药品的风险与危害,并开始关注“后流通环节”的药品去向问题。第一,各级政府每年都定期与企业进行联动,进行过期药品的回收。以白云山为代表的大型医药工业企业逐渐开成了过期药品的回收机制。第二,除此之外,政府可以适当考虑放开药品的“拆零销售”的限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药店的药剂师可以根据处方对药品进行分拆销售,而在我国,只有在偏远地段、工业区等消费水平较为弱后的地区,单体药店才会进行拆零销售。第三,最根本的办法是,除了遏制大处方以外,在药品注册环节的规格审批时就应严格把关,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格、大包装”的药品“诞生”。     李忠玉简介:经济师 资深医药营销人,《医药经济报》、《中国营销传播网》专栏作家 Jowlii@163.com  

Tags:药品浪费 大处方 家庭用药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