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人物

张伯礼:做符合中国产业特色的新药研发

2014-11-12 14:43 来源:医药经济报 点击:

WHO在关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而医学的目的旨在发现和发展人的自我健康能力。

“伴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通过维护健康,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是医学的发展方向,医药战略也要跟着时代改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作主题报告时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存在着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产品较少,医药创新整体水平亟待加强等问题。

创新突出中国特色

作为占据世界总人口22%的大国,2011年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医药产业国,预计到2020年能够达到或超过美国的规模。然而,虽然中国医药产业的体量和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总产值仅占全球7%,药物研发仍以仿制为主,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05年批准将“重大新药创制”列入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旨在通过支持和鼓励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药品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中国制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该重大专项的技术副总师,张伯礼院士对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搭建一流平台,并与国际接轨研究更多新药等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回顾。据介绍,自项目启动以来,截止2013年9月,共有52个品种获得74个新药证书,其中中药新药证书10个。同时,突破了一系列新药研发关键技术,搭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

通过该重大专项的资助,鼓励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企业的实力显著增强,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和超过50亿元的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整体产值规模保持了21%的增长,预计201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超3万亿元。“从战略上,中国新药研发定位应该结合本国产业实际,化药应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生物药则要紧跟国外发展,稳健布局,而中药则要引领世界。”

重视中药二次开发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满足13亿群众的看病需求,中医中药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数据显示,中医药机构占全国卫生机构的比例为4.5%,中医药人员占全国卫生人员的比例为7.5%,中医机构财政拨款占卫生拨款的比例为6.56%,然而,中医门诊量占全国门诊量的15%,中医出院人数占出院人数的的12%。

“这些数据是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的有力证明,如果突破‘以药补医’的束缚,中医药的优势将更加突出。”跨国制药企业也看到了我国中药领域的市场机遇,频频通过资本手段涉入中医药大健康市场,如拜耳以36亿元收购云南滇虹,GSK、辉瑞、赛诺菲等企业也在进军中药领域。

张伯礼认为:“国内中药市场要想做大,就必须看清中药的自身特点,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用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传统中药的临床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加强制药技术研究,优化工艺,提高中药品种批次间的一致性和质量。包括在原料种植、质量控制、制剂工艺、安全性评价、临床再评价等方面都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要重视传统经典方药研究,对疗效确切的药物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临床定位,揭示其科学内涵,进行二次开发。”

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战略取得突出成绩。张伯礼牵头完成的32个中成药品种的二次开发,销售过1亿元的品种由3个增加到12个,2013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增长了4.2倍,累计销售额达200亿元;建立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在全国数十家领军中药企业的中成药二次开发中取得了进展,同时也带动了大中药健康产业发展。“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建设主导者;中医药当承担起时代的要求、历史的责任,依靠自己的实力,引领、主导全球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和发展。”

Tags:新药研发 中国产业 特色 张伯礼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