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基药新政下的变化、趋势及药企应对

2011-03-09 12:47 作者:李政权 点击:

新医改背景下的药企生计系列谈之一 基药新政下的变化、趋势及药企应对 文/李政权      

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核心,但是数年以来,基药制度一直推行缓慢,基层也非常混乱,直到2009年8月18日基药制度实施方案的正式发布、推行,才开始有所加快。截止2010年2月底,有28个省份完成了3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制度的任务,在整个2010年,这一目标是60%。

 如今,2010年即将过去,60%的目标实现了嘛?基药销售额与医改设想中的70%的占比又有多远?各级医院的基药品种数达标率、药费占比达标率又是多少?除了相关省份传出一些零星的数据外,我们还很难一窥全貌。

307种基药目录以及地方数目不一的增补品种,一品一规、一品双规、一品多规,“双十”限制等林林总总的用药限制……总有些信息,让人对基药制度的推行成效担心,而坊间也充斥着基药政策可能出现重大调整的传闻。 2010年11月9日,《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笼,应证了这种担心与传闻。  

基药新政的“阳谋”   由工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两组数字目标:

一是“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50%以上”;

二是“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80%以上”。前者传达出了规模化、集约化的未来主导方向信息,后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延续规模化、集约化思路下的“定点生产”,加快基药制度的推进步骤。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又是否能从中研读到更多足以改变行业现状及未来市场走势的信息呢? 就笔者看来,以下三点已经昭然若现。

 一、大药企、大流通、大医院的市场治理格局已成。

规模小,成本高;环节多,加价体系冗长;各环节散而乱,治理难度大;相对享有更多单独定价权的外企竞争能力低等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障碍。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市场治理变得相对容易,以“大”为主导规划未来引导行业,相对易于实现。 是故,广东、河南、江西、山东等众多省份的医院托管化、医院集团化风起云涌,大医院格局愈发明显;通过GSP认证,类“一省两地”招标配送机制及“两票制”等推手的实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流通行业的50%以上,大流通格局也已经初具雏形。

医院终端及商业中间环节都已经走到了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上,而作为上游的药企,则在整个医疗产业链上处于集约化滞后的位置。 事实上,前几年的GMP认证以及相关措施已经让超过2000家的药企关停并转,但直到2009年年末,全国仍有4700家药企,而其中的3200家都在生产与供给基药品种,行业集中度提升速度慢、提升力度不够的特征依然明显。 根据南方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前4年的行业集中度一直在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爬升,时今才来到42%左右。

招标制的实施,基药主要品种的类定点生产,必然再让一大批要企倒下。

二、求同存异,整合与规范招标行为。 自招标制逐渐推行开以来,那些先行实施的省市可谓百花齐放,各竞风流。但是,其间存在的几大问题却让人非常诟病。

 一是地方规则差异过大。如有的地方搞打分有的地方不打分;有的地方是一品一规一厂,有的地方是一品双规多厂;有的地方是质量、专利、价格等综合考虑,有的地方则是主要考虑价格;有的地方是一省两地,有的地方则是10省一地(配送)……地方差异性规则太多,搞得广大药企难以适从。

二是招标制对药品价格的降低有重大的利好,但是如果低于了药企的成本及盈亏平衡点,政府就是在以牺牲广大药企的生死利益来完成本该政府承担的民生义务。在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就低不就高、谁价格低谁就中标的招标现象已经是愈演愈烈,这挽救了不少以低价换市场换销量的中小企业,却将不少需要考虑成本及全国价格一盘棋的优质生产企业挡在了门外。 《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做大百强药企提高行业集中度,以及基药主要品种前20强药企类定点生产的目标或者说要求,显然会有利于推动全国各省份招投标乱象的规范。因为要提高行业及基药的集中度,就必须增加大型企业的中标率,招投标措施就必须发生一些改变,其政策就必须向大企业进一步偏斜。但是,这显然会反过来增加招投标政策波动的可能性。

 三、通过行政政策引导、推动国内药企的兼并重组,扶优助强。 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2000亿,以近年20%左右的增长率来看,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在2015年将可能超过30000亿。5年以后,百强药企50%的行业集中度如果达成,就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将会出现平均产值在150亿元左右的一个100亿级药企群落。

再以医改设想中要求基药销售额应占药品销售总额70%以上的目标来看,即使国内药品市场总盘子维持在10000亿左右不变,要达到80%市场份额的前20强基药企业,必须得争取到5600亿以上的基药市场,如果该目标得以实现,就意味着中国市场将会出现上10家销售额在300亿元上下的超大型药企。

但现实的问题是,2009年,排名第一的哈药集团的销售额还只有130亿,排名第二的石药集团销售额也刚过百亿,它们连日后的平均值都没有达到。显然,要在今后的5年中实现上述目标,目前的大型药企不但需要得到招投标等政策倾斜,更需要在跨区域的兼并重组上获得支持。 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中的企业正在招投标阵痛及史无前例的重大利好中,痛并快乐着。它们如何制定未来的5年战略及推进计划,将会对中国药品行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药新政的多米诺骨效应   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医疗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处在破局而立的状态。

而今,《意见》的出台及其得以有效实施,必将形成一连串的多米诺骨效应。 一、100亿级、300亿级药企群落崛起的背后是皑皑白骨。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各省市再自主增补若干品种,这些目录品种,由全国3200多家药企生产与供给,共享基药蛋糕,现在,会占有药品总销额70%的基药,主要品种销量前20家企业占有80%,意味着超过3100家的药企仅仅只能分得基药市场20%的羹。

狼还是那么多狼,羊却一下子少了许多。如果受不了大型药企及资本的亲睐,没有本事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加入不了其他的狼群,就难免增加了饿死的可能。 二、丢失了基药市场基本就丢失了医院终端市场,同时也激发了OTC市场的竞争。

基药作为国内医疗体系的最主要用药,将达到70%以上,主要品种销量不在前20名之内,而又缺乏其它具备竞争力的基药品种的药企,将会丢失基药市场,丢失了基药市场也就基本丢失了医院终端市场。由于基药的主体是普药,这对那些中小普药企业来讲,未来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完全可能直接诱发退市潮、兼并潮与转型潮。 为寻找活路,寻找出路,在传统基药及普药领域逐渐失去市场的药企将会更多的向非公控医院及OTC领域转变,从而为OTC传统品类市场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在竞争进一步激化之下,OTC的机会成本继续加大增加了OTC的强势,药企的OTC营销成本将会增加,竞争环境也难免持续恶化。

三、百强外药企的生存空间在恶化同时,并将经历更激烈的地方保护主义。 在目录增加的时候,在招投标的时候,地方招标部门难免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更多的倾向地方药企。现在总盘子还是那么多,但主要基药品种销量前20家企业之外的蛋糕却陡然小了很多,在更狭小的空间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效应将会因此表现得更加明显。

20强之外的其他跨区域药企如果不在招投标价格上“跳楼”,很难撕开区域市场地方药企的堡垒。 四、要想守住基药奶酪,中小企业必须走差异化的品种路线。 “基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80%以上”,如此基药新政的提出,意味主要基药品种及基药80%的蛋糕都已经被人预订了,因此,对那些入围基本药物的中小企业来讲,差异化、细分化品种的竞争路线,就是中小药企们必须秉承的竞争方略。 但是,如此一来,一些小品种领域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起来。  

如何做好趋势应对   新医改以及持续推出的医药新政,增加了医药行业的变化,广大药企要想在这场巨大的挑战及机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获得相应的发展,就必须认准趋势做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药企们不妨对号入座。

 一、主动兼并或寻求兼并。 大型企业有出去兼并提升产能、突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欲望,中小企业有主动谋求靠山寻找被整合及兼并的愿望——这将会是未来几年,中国医药行业的一大现象。事实上,《意见》为减少药企数量,也明确提出了“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政策,对大型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项目优先予以核准”等优惠措施。 在这些背景之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的中国医药行业,将会出现一批坐着火箭窜升产能及销能的药企。

二、保持相对灵活的营销组织架构。 无论是招标,还是基药新政策所可能带来的变动因素,都可能为药企们的营销组织架构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目前的政策就象定产定销,你只要保持一个合理的价位,做好招标及招商工作,以前下沉到地县一级的营销组织及其该组织主导之下的终端深耕等工作,就可以大幅度缩减甚至是取消。尽管如此,只要前端工作做好了,你仍然可以从一家10亿级的企业在来年变成一家50亿级的企业。 因此,这要求我们保持一个相对灵活的组织架构,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前提则是要结合自身及行业、政策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个契合的战略。

 三、分新、普药产品线运营的企业面临重大的变革。 某些具备较大规模的药企,新药是几百人的团队在做,普药是几百人的团队在做,种子品种也有一支几百人的团队在做。但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招标政策、基药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的主导,基药以及以添为基药主体的普药的路子变了。就如上述一样,以前的组织架构可能面临大幅度的缩减,渠道模式也将面临重大的调整,如果药企再维持以前的运做模式,上百人乃至几百人的营销团队的开支就是低效率乃至负值的。在联纵智达看来,该类药企已经开始面临重大的战略变革。

 四、细分品种领域做精做差异化,形成产品群落。 无论是大型药企还是入围基药的中小药企,都有必要在基药主要品种之外的其他基药领域做精做差异化,以在招标、医生用药习惯及患者接受度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机会。 五、不能忽视同行间的纵横联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格联盟。

现在的招标制基本上比的是谁价格低,是故许多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让一些品种的主要生产厂家不得不因为全国价格一盘棋以及出于避亏的考虑,而退出市场。未来,仍然会有许多的企业通过低价抢占中标指标,通过产品组合去谋利,但会发现价格低了,能中标的品种能卖的量却比以前少了,相反的是,大型企业投标价稳住了,份额却比以前提高了。

因为招投标会由于政策而更倾向于大企业,大企业受到其他类型企业低价压迫的压力会因此降低,有了基本份额的保障,为了获得更高的招标价与利润,大型企业间的价格联盟将会更多的出现。事实上,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企业通过价格联盟方式进行“围标”。

如一品双规情况下,一些企业事前协商投标价格,你中一规我中一规。 尽管,这会涉嫌价格操纵与不公平竞争,并有违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12月印发的《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但对销量及利润的维护却不失一个有用的办法。

Tags:基药 招标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