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体检业:专业标准依然缺失

2013-06-14 13:59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 作者:林玲 点击:

核心提示:从2007年来,每年投诉人数超过200人,并与客户发生多起重大服务纠纷,以及一起医疗事故——这是号称亚洲规模最大、体检量世界第一的专业化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慈铭体检,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内容。

从2007年来,每年投诉人数超过200人,并与客户发生多起重大服务纠纷,以及一起医疗事故——这是号称亚洲规模最大、体检量世界第一的专业化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慈铭体检,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内容。

“国内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机构尚且如此,中小体检机构面临的情况更尴尬。”5月20日,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本报表示,体检行业标准缺失、消费者信任存疑,已成为悬在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武留信坦言:“目前针对健康管理的相关法规,仍只停留在大纲层面,还不够细化,而具体的行业标准的指南、操作细则等还未出台,成为困扰行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健康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杜兵也指出:“目前体检行业的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呈现的是信息孤岛,数据缺乏统一的专业标准。统一标准、制定健康体检信息专家库,势在必行。”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健康管理协会正准备在年内出台“北京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出台“健康体检项目专家共识”,期望对行业管理起到规范的作用。

膨胀的市场

2003年,是体检行业(或称“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时间分水岭。

“在此之前,体检行业的管理无据可依,拉着几台常规的设备,外出体检队满天飞,几乎都是草台班子组织上门体检。”杜兵回忆称,当时健康体检没有准入门槛,对从业人员没有具体要求,违反医师执业范围的现象比较常见。个别机构只注重经济效益,甚至抽了血不化验、出具假报告等。

业务模式也毫无规范可言。“场地选择无序,甚至在卫生间做眼科眼底的检查,体检结束后,场地上到处都是带血的废弃棉球和用过的各种医疗废弃物等。”他说。

2004年以后,这种无序的局面在北京得到改善。“当时,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出台了北京市健康体检的管理办法。”杜兵介绍,这使当时比较混乱的北京健康体检行业逐步规范起来。此后河北、上海、广东等省市卫生厅相继成立了体检质量管理控制改进中心,各省市对健康体检产业加大了管理力度。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预防疾病意识的增强,中国健康管理市场开始膨胀。“每年,行业的自然增长率达到了20%-30%。”武留信指出,与2003年前后对比,国内体检机构已从以往的几百家,发展到如今的近万家,从业人员也已达到几百万人。

缺失的标准

在武留信看来,相比急速扩张的市场,健康管理行业的标准尽管比历史上进步,却依然笼统模糊。

2009年,卫生部发布《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开展专业体检机构的执业条件、执业规则等细化要求,比如:开展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体检及候检场所,至少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诊疗科目,至少有2名具备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0名注册护士等。

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中国体检行业标准方面的法规,其对于行业准入、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硬件予以了规范,资本介入后,有准可依。

“不过,按照惯例,还应有配套的实施细则。”武留信指出,时至今日细则都未出台。

杜兵告诉记者,如今在行业准入方面,管理都已相对规范,比如北京市在投资者申请创办医疗机构从事健康体检的现场验收中,会从医务人员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生、护士及各类设备;各科室人员操作程序等进行验收,此外,放射线、医院感染等也有匹配体检行业的标准进行验收,此外,对检验操作程序,比如血样放置、检测技术都有详细的把关和验收。

但是,“针对体检检查结果的信息标准来看,目前行业内各机构使用的健康体检软件各不相同,都是机构内部根据业务情况,自己修订,机构之间的体检结果是信息孤岛”。

此外,对于某种疾病是否具有生病的前兆、体检项目多少、查询哪些方面等这些更细化的标准中,目前基本上都由各企业根据各自的数据库和专家组织力量进行判断,“没有一个行业通用的、公认的、科学的统一标准”。

实质营销工作室负责人、实战营销专家林玲表示:“如今的医学检测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检测参数标准却原地踏步未做更新。”

“相当多的体检机构介入卖药、治疗等商业化经营,有限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经验,加上不够规范的经营管理运作,使得体检市场在专业化人群心目中可信度不高。”

滞后的管理

“造成这种局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管理部门。”武留信指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防治康养”,目前归属前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但这一部门职能范围太广,针对健康管理产业的管理相对滞后。

据林玲透露,之前其曾受客户委托,代为寻找合适的分子诊断医疗项目(第三方医疗检测的高端项目)的合作方,然而,一圈考察下来大失所望,“众多企业产品技术尚不成熟,甚至没有合法批件,营销与经营管理水平严重不足,规范性与技术保障堪忧,最终只好放弃这一领域的开拓计划”。

在学科建设上,健康管理也没能像一些普及化专业一样,被列入专业的学科目录。目前,全国只有杭州等地的少量学校开设了健康管理学院。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这些因素都延缓了健康体检行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此外,资本掮客还在这种局面中“煽风点火”。林玲指出,投行参考的标准大多是短期内企业的业绩和利润的成长性。而在标准化方面,可能相对被弱化。这种局面下,炒热了第三方检测市场,但行业的标准化并未随之升级。

不过,业内也在逐步改善这种混乱。武留信指出,下个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将有一个有关中国体检行业检查项目的目录出台,待其推广实施后,或可弥补行业标准缺失的一些尴尬。

Tags:体检业 专业标准 缺失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9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