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医药观察

中国只有制药 没有新药(3)

2010-06-29 11:11 来源:未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近年来。为跨国医药企业服务、赚取打工费的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企业近年发展迅速,其佼佼者甚至已经享受到国际业界的尊重。 面对这种商业的成功,仍有相当数量的从业者颇为不屑他们的终极梦想,紧紧锁定研制中国重磅炸弹级的新药。 5 月25日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

  据悉,目前中国有中药企业近2000家,行业集中度不高,超过10亿产值的企业寥寥无几。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建议,国家应下大力气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在中药质量标准中应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更多地明确药用物质成分并实现对多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控制,改变生产质量标准“定性不定量”的传统惯例,让劣质药无处藏身。
 
  医药行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风险极大,没有实力的企业难以实施。可如果市场成果被一些小企业占领,那很不合理。
 
  “应依靠专家的力量,在调研的基础上做到药品优质优价、科学定价,保证药物生产企业有利可图,但是这个利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著名心脏病专家葛均波认为,一个药品的研发、制造过程的成本,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心中多少有本账,在建立药品定价专家库的同时,采取药品定价专家随机抽样制度,防止其利令智昏。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副局长熊平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控制,在审批环节防止一种药品仿制过多、过滥。另外,也可以利用价格杠杆,比如,在定价环节保证企业下功夫研发的“首仿药”卖高价,“二仿药”、“三仿药”及之后的仿制药价格依次递减10%,让过度仿制药没有利润空间。
 
  在“以药补医”的体制下,突破低端仿制的恶性循环,几乎成为一道无解的题目——本土药企需要靠“价格战”争取市场份额,其获得的微薄利润无力支撑巨额的新药研发,而没有原创新药,就难以享有尊严和合理的利润空间。
 
  药品价格改革将适当降低流通环节加价总体水平,对流通环节实际加价率进行控制。医疗机构药品目前实行的加价15%销售的比例将逐步降低,探索试行差别加价政策。推行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的地区,将探索取消药品加成,研究设立药事服务费制度。
 
  这些设想能否改进中国医药产业的制度环境,值得关注。毕竟,如果把研发原创新药比作一场马拉松,现有体制无疑是对运动员耐力的巨大考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新药 没有 制药 只有 企业 药品 研发 价格 定价 医药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