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cpc.com.cn/
首页 健康保健 养生保健 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细节

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细节

字号: 2007-06-29 16:00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Tags:细节 令人 刺绣 技艺 传统 工艺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海霞丰富多彩的印染技艺中国的传统印染方法历史悠久,多种多样。考古证明汉代的印染工艺已不止夹缬、绞缬、蜡缬三种,还有印花敷彩、泥金印花等。南北朝时期,蜡缬、夹缬和绞缬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并发展出多色杂缬和镂空工艺。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海霞

丰富多彩的印染技艺

中国的传统印染方法历史悠久,多种多样。考古证明汉代的印染工艺已不止夹缬、绞缬、蜡缬三种,还有印花敷彩、泥金印花等。南北朝时期,蜡缬、夹缬和绞缬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并发展出多色杂缬和镂空工艺。唐代印染工艺应用广泛,有对称式、团花式、几何纹式等丰富的图案形式。辽宋时期,印染变多彩夹缬为单彩夹缬,宋代开始出现以豆浆和石灰水合成的浆料印制花布,南宋流行的蓝印花布,就是在夹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一直影响至今。明清不仅有单色浇花布,还有各色浆印花布。

传统的染色技艺一直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至今,我们还能见到用扎染、蜡染、蓝印(漏版刮浆)、彩印、戳印等传统工艺制作的印染花布和各种实用工艺品,它们分别从古代的绞缬、蜡缬和蓝夹缬等发展而来。在贵州黔东南一带苗族侗族聚居区还保留着蛋胶布、牛皮布的传统染色方法;在广东佛山,近些年复兴了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植物染色的香云纱制作工艺。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的传统染织技艺展,几乎涵盖了汉族及少数民族的织、染、绣全部的传统工艺,有古代的出土纺织艺术品和服饰;有汉族传统的三大名锦、四大名绣和近年来恢复的顾绣、发绣、缂丝作品;还有汉族的民间刺绣和少数民族织绣作品。印染类则既有古代的绞缬和夹缬,也有传至现代的蓝印花布及扎染和蜡染作品,精致华美,绚丽多彩。

扎染和蜡染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等,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曾经在中原地区广泛应用于服装和居室饰品的染色。也是贵州丹寨、安顺、黄平、织金地区和湘西、云南大理等地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

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蜡染的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蜡笔)、瓷碗、水盆、大针、骨针、谷草、染缸等。制作时先用草木灰滤水浸泡土布,脱去纤维中的脂质,使之易于点蜡和上色。然后把适量的黄蜡放在小瓷碗里,将瓷碗置于热木灰上,黄蜡受热熔化成液体后,即可往布上点画。点好蜡花的布再用温水浸湿,放入已发好的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确认布料已经染好,即可漂洗,去掉浮色,再放进沸水中煮,使蜡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后以备再用。

彩印花布——民间彩印花布有凸纹木模版印花和镂空纸版刷印两种。木版早已不用了。镂空纸版刷印的工艺是:把刻有镂刻花纹的油纸版平放在白匹布上,一色一版,每次用不同色彩的染料,直接刷印到布面上,这样通过多个版的套色印刷,就可以形成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的花布。彩印花布装饰性强,可做成衣料花布、包袱、门帘、帐檐、枕顶、桌围、褥面、被面等。所采用的题材,大多是鸟兽虫鱼、花卉果蔬和戏剧人物。过去的传统图案主要有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龙凤呈祥、喜鹊登梅、鲤鱼跳龙门、金鱼闹莲、连年有余、瓜瓞绵绵、耄耋富贵、蝶恋花、蛾子扑菊、榴开百子、富贵三多、四喜满堂、事事如意、四季平安、麒麟送子、牛郎织女等。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适合民间喜庆场合的使用,反映了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蓝夹缬——夹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花工艺,蓝夹缬与蓝印花布的不同之处是,蓝夹缬是木版夹住织物浸染,蓝印花布是用桐油纸版代替木版,用石灰、豆粉和水调制成防染粉浆,进行刮印,晾干后用蓝靛染色;再次晒干,刮去粉浆,即为蓝印花布,其操作相对简易些。

蓝夹缬唐宋时期流行于宫廷中,后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蓝夹缬的纹样绝大多数是戏文题材,如“打八仙”“西门庆戏潘金莲”,人物栩栩如生,每幅画面都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

蓝印花布——蓝印花布是传统的印染技艺,曾广泛流行于民间,至今已逾千年。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多数为明清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和内容,一般以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为主,也有简洁的几何图形。

蓝印花布是从蓼蓝草中提取蓝色染料,制作工序是,先将纹样图案以油纸刻成花版,并蒙在白布上,然后用石灰,豆粉拌和水调制成防染粉浆,进行刮印,晾干后用蓝靛染色;再次晒干,刮去粉浆,所得成品即为蓝印花布。制成的蓝印花布蓝白相间,蓝的浓烈、白的纯洁,线条醒目、图案喜庆。

中国纺织文化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至今都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手纺和织锦工艺。据考古发现,4700年前已有质地较细密的丝织品,商朝时就能织出菱形斜纹锦,周朝已有多色提花锦。

战国织锦品种繁多、绚丽多彩。纹饰除菱形外还出现了“对龙”、“对鹿”、“对凤”。三国时期,蜀锦已经成为著名的织锦工艺。南北朝时期丝织物纹饰更加丰富,纬线起花锦已很精美,如北朝的“夔纹锦”、“树纹锦”、“方格兽纹锦”,还有“套环对鸟纹锦”、“套环‘贵’字纹锦”等精致的经斜纹锦。汉魏时期的纺织产地遍布全国,花色十分丰富,仅绫一类就有十几种,品质如丝帛柔滑。刺绣和缂丝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

宋代丝织品种进一步丰富,在文人中盛行的收藏、玩赏之风,促使织锦和缂丝等高级织品的织造水平进一步提高。元代独具特色的织金技术的采用,使织品的花型更加华丽优美。明清时期,丝织业高度发达,丝织品以苏州宋锦和南京云锦最为著名。此时的缂丝既有鸿篇巨制又有精巧小品,还能把绘绣结合得巧夺天工。除汉族的三大名锦外,中国织锦中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织锦,如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傣锦、壮锦、苗锦、侗锦、黎锦、毛南族织锦等。

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

汉族的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代表了自汉代至近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织锦工艺发展高峰阶段的工艺水平,是我国传统织锦的代表。

蜀锦——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彩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

中国医药联盟版权所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单页阅读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贵州联盛药业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保健产业博览会
赛诺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