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市场动态

无菌制剂GMP改造倒计时

2012-07-13 09:08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李瑶 点击:

核心提示: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在上海召开了冻干粉针剂生产质量控制现场会。这是近期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召开的三场无菌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现场会的最后一场,此前分别于石家庄和成都召开了中药注射剂和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现场会。

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在上海召开了冻干粉针剂生产质量控制现场会。这是近期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组织召开的三场无菌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现场会的最后一场,此前分别于石家庄和成都召开了中药注射剂和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现场会。

这种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引导和企业示范效应,通过交流药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要点,进一步推动新修订药品GMP贯彻实施。

时不我待

7月2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控股子公司进行GMP改造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南三洋药业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8324.07万元进行药品GMP改造。

事实上,去年3月开始,类似的消息时常出现。

根据SFDA《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通知》要求,现有药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修订药品GMP要求。其他类别药品的生产均应在2015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修订药品GMP要求。未达到新修订药品GMP要求的企业(车间),在上述规定期限后将不得继续生产药品。

对于无菌制剂企业来说,目前距离最后大限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现在开始已经不算早,甚至有点紧迫。

国家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主任张爱萍介绍:从去年3月开始受理新版GMP认证申请,迄今已收到企业药品GMP认证申请资料共158份,所有的申请中包括46份大容量注射剂、31份冻干粉针剂和9份中药注射剂的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申请。

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对151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认证现场检查,迄今已有124家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检查,其中大容量注射剂有33家通过药品GMP认证,冻干粉针剂22家,中药注射剂5家。

以冻干粉针为例,我国目前有冻干粉针剂生产车间数量近500个,也就是说,目前已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企业尚不足1/10。

“新修订药品GMP对于无菌制剂从软件、硬件到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验收员表示:如果企业现在还不开始着手改造,很有可能到时候来不及申请通过现场检查 。“方案设计、土建、调试等硬件改造就至少需要一年。”

风险点全程控制

质量风险管理是药品GMP(2010年修订)中新增加的一项任务,也是新修订药品GMP最核心的任务。对于无菌制剂来说,由于将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所以尽可能地控制质量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冻干粉针剂属于非最终灭菌产品,其生产工艺对无菌条件要求非常高,需要在硬件设施和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张爱萍说。

张爱萍指出,目前,一些企业对于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掌握理解尚不够充分,现场检查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类缺陷是最多的,例如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偏差的处理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置,而没有寻找出导致偏差发生的根本原因。

以冻干粉针剂为例,该类产品是将药物溶液进行无菌灌装后,进行冷冻干燥而制成的注射用粉末。据悉,从目前企业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工作来看,一些企业的验证没有完全覆盖至正常生产的最差条件(灌装时间最长、人员换班、中途填补物料等影响产品质量),且验证的频率低。在环境监测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造升级也参差不齐,没有体现出质量风险管理概念的实际应用。“冻干粉针剂的无菌保证水平应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张爱萍表示。

会上,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江苏奥赛康药业、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北京赛升等企业分别在会上介绍了其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实践。

据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执行新修订药品GMP过程中,仅无菌灌装过程中风险评估项目就有20个,覆盖了从空气过滤、湿热灭菌、注射用水、胶塞、轧盖等无菌灌装全过程。

上海第一生化总经理陈彬华也表示,该公司执行药品GMP(1998年修订)时的工艺参数约为150个,执行药品GMP(2010年修订)的工艺参数约为320个。通过参数控制生产后,不仅减少了产品的不合格率,同时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也有了提高。 

Tags:食品药品监管局 药品生产企业

责任编辑:陈竹轩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