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保健品营销

保健品畅销背后的“亲情缺失”

2012-09-15 10:00 来源:工人日报 点击:
保健品畅销背后的“亲情缺失”
 

今年68岁的北京市民毕女士退休十多年,丈夫几年前去世,子女长期在外工作,是典型的“空巢老人”。最近,邻居们发现,毕女士忽然忙碌起来经常参加各种“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客户答谢会”,而且隔一段时间就会拎着大包小包回家。

  原来,毕女士迷上了保健品。平日十分节俭的她,把退休金和子女寄来的钱都购买了保健品,每次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我都这把岁数了,还能吃多少花多少?不买保健品,买什么?”面对周围人的质疑,毕女士理直气壮,特别是"医生"们比子女更体贴”。

  毕女士所说的“医生”,实际上是保健品的销售人员。他们多以“张医生”、“李大夫”的形象出现,负责组织“现场咨询”、“健康讲座”、“参观旅游”、“免费体检”,隔三差五还会到家里看望她。这些都让毕女士感到了久违的关爱。

  记者调查发现,中老年人是购买保健品的主力军,而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更成为重点营销对象。虽然许多保健品因“夸大效果”、“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媒体频繁曝光,甚至登上了有关部门的“黑名单”,但这些“污点”并没有打消老人们的购买念头。

  为什么一次次曝光过后,违规的保健品依然能够大行其道?老人对保健品消费乐此不疲的根源在哪里?

  保健品当药卖

  “72岁的刘淑君老人在运用抗纤维化方式以后,4个月时间就从一个瘫痪在床的脑梗后遗症病人,到能起床、能行动、能和大家交流了,还能到南戴河参加"客户见面交流会"……”

  每天清晨时分,李女士都会在北京某电台的养生节目中听到这类“神奇康复”的案例,其间会穿插介绍一款赐富牌“化维纤胶囊”,并称很多听众通过抗纤维化的方式,老肺病、心脑血管疾病得到了康复。

  因动脉硬化发愁的李女士有些心动了,但前几次的受骗经历使她变得更加谨慎。于是,她让女儿从侧面了解化维纤胶囊的历史,没想到结果令她心里凉了大半截这款产品曾被有关部门多次查处。

  2010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化维纤胶囊”在多家媒体进行夸大宣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依法收回其广告批准文号。半年后,经企业重新申请,广告批准文号按程序恢复。

  2011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赐富牌化维纤胶囊”保健食品违法宣传问题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该产品在本省的销售。

  2012年3月,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了一批“黑名单”,其中,“化维纤胶囊”再次因“广告含有虚假内容,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保健食品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等榜上有名。

  在百度贴吧上,投诉“化维纤胶囊骗了血汗钱”的消费者着实不少。为此,记者拨打了北京地区咨询电话,发现所谓的“抗纤维化康复”热线,实际上就是“化维纤胶囊”的销售热线。

  “效果特别好!”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记者推荐“化维纤胶囊”时说,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但“化维纤胶囊”可以缓解甚至治愈纤维化,“80%的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延长寿命”。

  “化维纤胶囊是药吗?”记者询问。

  该工作人员语气坚定地回答:“对!是治病的。拿它用来做保健,就有点太奢侈了。”他表示,“化维纤胶囊”是“按药品研发的”,并称有些吸收好的患者服用七天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正如介绍,“化维纤胶囊”的价格不菲。工作人员推荐,如果治疗动脉硬化等顽固疾病至少需要三个疗程,一个疗程为三个月共9盒,但记者“很幸运”地赶上“迎双节”优惠活动,买9盒送18盒,售价8820元。

  “好多人一辈子没活明白,吃药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让自己以后少吃药不吃药,您说是不是?”该工作人员开导道。

  记者发现中国纤维化康复网上也强力推荐“化维纤胶囊”,在“专家答疑”中多次使用“治疗”、“治愈”、“疗程”等词语。

  经过这一番了解,记者有些糊涂:“化维纤胶囊”到底是药品还是保健品?

  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记者发现“化维纤胶囊”获得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20070231”,这意味着该产品为保健品,并非咨询人员所说的药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批准文号有效期至今年的5月10日。

  保健品中的 “ 啃老族 ”

  其实,目前在消费市场上,与“化维纤胶囊”相似的保健品并不在少数,购买主力多是中老年人,特别是缺少子女照顾的“空巢老人”。

  浙江一位80多岁的老人听信保健品促销讲座,花20多万元买保健品;江苏南京一位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他的家人才发现,老人生前买了10余万元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老人要吃十多年才能吃完;山西一位每月只有1000多元退休金的刘大爷,为了购买保健品欠下了8000多元外债,每天吃保健品比饭还多……这样的新闻不禁令人惊叹,品种繁杂的保健品已经成为另类“啃老族”。

  中国消费者协会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老年人中,48%的人不了解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31.4%的人不知道药品应当标注“国药准字”。部分老年人容易轻信保健品的夸大宣传,29.2%的老年人参加过商业机构组织的养生保健知识讲座或产品体验活动,在参加过这些活动的老年人中,有64.3%的人购买了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众多保健品采用了几种“招数”,使得它们虽屡次被有关部门查处却仍能东山再起,销量飙升。

  第一招:“免费”体检引客上门。

  许多保健品营销公司以买赠结合、参加有礼、多买多赠、免费义诊、免费旅游等手段,诱惑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加上独居老人遇事无人商量,很容易上当,误认为这些保健品是可以治病的“灵丹妙药”。

  第二招,拉大旗扯虎皮。

  “传统医学”、“采用纳米技术”、“可治疗各种眼病”、“卫生部原部长推荐”……一年前,北京的郑老先生就是看到这些溢美之词,购买了一款名为“眼宝明目贴”的产品。但使用过后,白内障、老花眼、玻璃体混浊等症状并没有丝毫改善。

  有专业人士表示,抓住消费者渴望健康的心理,虚假宣传、夸大效果,是存在于保健品行业的痼疾之一,而且日渐形成风气。

  第三招:绕着弯子说疗效。

  前文提到的“化维纤胶囊”与“抗纤维化”,在电台节目中关系表述十分模糊、隐晦。咨询人员的答复是,国家规定不允许在广告中宣称自己的疗效,所以说的比较“委婉”。

  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强调,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也不得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因此,许多保健品广告摇身变成了养生节目,“专家”们借治病、养生之名,行推销产品之实。

  正是这些“招数”,使老年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陷入“上当觉悟再上当”的怪圈。

  家庭中的 “ 温暖缺失 ”

  老年人买的不仅仅是保健品,还是一份“温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许多保健品销售人员对老年消费者十分体贴。“赵妈妈、李爸爸”喊得分外亲切,而且想得周到,不但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远接近迎,还时常打去问候电话,让老人们体会到了久违的“亲情”。

  据媒体报道,一位老先生热衷于参加各种健康讲座,因为“子女没有健康代表好”。

  这位老人一说起“健康代表”就喜笑颜开:“有天他们上门来给我量血压,我在看电视,敲门没听到。第二天一早,他们电话又打过来了,问我身体好不好。”

  他们亲热地叫老人“爷爷”,一周至少上门给他量两次血压。“子女有这么好,来给你量血压?”老人反问道。

  记者调查发现,传统意义上的江湖骗子吹嘘药效神奇的方式,早已不为老年人所接受,而以关爱老年人的形态,通过讲解中医养生知识同时卖药的方式讨好老年人。

  张阿姨和老伴在五年的时间内曾花费10余万元购买过7种保健品。有一次,一家保健品公司给老年人上健康援助课,表示坚决不卖药,就是帮助老年人。结果老两口去了以后,对方的工作人员又是带他们免费旅游,又给他们洗脚梳头。“这种久违的贴心服务把我们感动得老泪纵横,人家再介绍产品时,就觉得不买都对不起人家。”张阿姨无奈地说。

  “保健品大行其道,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关心老人?”有心理学专家认为,保健品市场乱象的背后,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外,更表现出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家庭温暖的缺失。

  一位长期从事食品药品监督检查工作的专家建议,面对林林总总的保健品,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基本辨别力,感觉身体不适,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严惩虚假宣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在老年人被违规保健品坑害的问题上,子女们也应反思。”该专家希望子女们能够更加关心自己的父母,比如尽量抽出时间陪伴老人,定期带老人去正规医院体检、治疗,“特别是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晚年”。

Tags:保健品 销售人员 保健食品广告

责任编辑:医药零距离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