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市场动态

32次降价失败后 购销“两票制”能让药价瘦身吗

2017-01-12 15:4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

药价真的要瘦身了?

国务院医改办日前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印发试行通知,“两票制”将率先在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执行,鼓励其他地区推行“两票制”。2017年扩大“两票制”实施范围,2018年争取在全国推开。

“两票制”,指的是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推动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这是药品领域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9日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药价虚高已久,国家发改委近20年来进行过32次强制降价,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推出的“两票制”能成功挤压出药价里的水分吗?

两票制的推行

药品流通领域存在“多小散乱差”状况。因药品流通链条长、流通秩序较混乱,挂靠经营、过票洗钱、买空卖空、带金销售等问题突出,医药商业贿赂时有发生。这些乱象相互影响,推高了药品价格,助长了医药购销腐败行为,也制约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发改委曾多次降低药价,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单纯调低药品价格无法起到真正降低药价的作用。这导致一降价,有些药品消失了,换个身份重新上场,药价一直没有被降低。药价虚高不仅增加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也增加了医保基金的压力。药品流通环节存在的诟病一直没有真正被治理。

“解决这些积弊已久的问题,仅靠市场自发调节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通过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重拳出击,加快治乱步伐。”梁万年表示。

“两票制”的推行,是在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结算配送费用。

为了配套推行“两票制”落地,国家卫计委从发票入手,分别对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就落实“两票制”提出要求,其次支持建设全国性、区域性的药品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推进多仓协同配送;允许药品经营企业异地建仓,在省域内跨地区使用本企业符合条件的药品仓库等,同时加大监督抽查。

福建省作为综合医改的试点省份,在全国首个推行了“两票制”。其中药品采购由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绕开中间环节,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明确配送费控制标准,减少流通环节,挤掉药价虚高水分。“实行全省统一配送以后,配送费用由原来的5%~8%降低为3%~5%,配送费用节省下来,意味着药价也降下来了。”福建省医保办处长张煊华表示。

应公开统一招标的采购价格

当前的药品采购,全国执行的是省级统一招标的模式。不过在医改专家应亚珍看来,破除省级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才是破解药品耗材价格“虚高”困局的关键。

“目前的药品价格有无虚高,有多‘虚高’甚至离谱,这都是各地招标招出来的。这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根源是否就在于招采的制度和机制?”应亚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先不谈参与投标的商家采取诸多手段以保障利益最大化,但各省之间招采价格互相保密,成为商家利益的维护者,这是为什么?”

应亚珍认为,统一招标采购,定价“一槌定音”,既可能集体受益(招标价合理),更可能风险集中(招标价不合理)。被扼杀的“二次议价”,应考虑让权力分散,让权责利主体合一。

“三明药品采购和宁波耗材采购的经验表明,以切实挤压价格水分为导向,以掌握药品耗材真实价格信息和遵从医药规律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反复谈判议价,是可以挤压出价格‘水分’的。”应亚珍表示。药品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创新药品耗材采购新机制,通过公共交易平台,实现“公开透明、规范议价”。

降药价网创始人卫柏兴则认为:“两票制和营改增确实能够把部分流通的成本降下来,把部分商业贿赂挤出去,但解决不了主流问题。主流是医生拿不拿钱的问题,是外资合资药企、中国部分大企业高开高走的问题,两票制解决不了。”

“其次在于药价虚高环节中,医生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对于药价虚高的主体企业(外资、中外合资、中国部分药企)而言,它们大部分一直在执行两票制,这对倒逼药价虚高起不到太大作用,但对招商代理为主的企业影响却会很大。”卫柏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对此,他认为国家应该出台指导价,或建立价格监管制度。虽然目前招标省份都在说是阳光采购,但没几个省的中标价是一目了然的,采购上一定要做到众人所见才能让全社会来监督,不然A省2元同类药,在B省可能会出现十几倍虚高现象。这样一来,国内药企失去了代理,有可能也会仿外资高开高走模式,回到原点就是医生贿赂利益分配问题。

Tags:票制 药价 购销

责任编辑:露儿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