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管理 > 药企经营

国企在招聘选拔时会选择什么样的员工(2)

2011-05-11 10:47 来源:中国医药营销联盟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这是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问我的问题,他打电话来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个中原因并不在于我对于国有企业的用人特征毫无认知,而是由于我不想用我个人的成见、或者偏见去影响他。

应聘者的伪装术

现实中的任何一个应聘者在面对强势的企业和面试官的时候,都会揣摩,这家企业、这位面试官会喜欢怎样的员工呢。

应聘者会在甄选过程中进行伪装,从而骗过面试考官而进入企业。当然这对于双方都是失败的,一方面企业用人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应聘者进入了一家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我知道,问我提问的这位毕业生是非常想进入这家国企的,因此他力图揣摩透国企的需求,而让自己表现得更像一个“对的人”。

尤其是影响大多数一般应聘者职业决策的主要的参量是工资待遇等因素,自己是否与企业和岗位相匹配是次要的。

 因此,甄选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发展出行为化面试这样的甄选技术,从员工行为层面来辨别是否与企业和岗位匹配。

个人的适应和无意识改造

很显然,最初进入某个组织的人,都不可能完全适应该组织。正是如此,才有柳传志所谓的“入模子”,显然入模子是从雇主角度而言的,入的是老板的模子。这时,必然有人顺利的入了模子,成了组织系统中的一块拼图,而还有一些人则会格格不入,最终选择离开企业。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是在国有企业,却出现了人员流动率过低,这当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甄选效度更高,而是说明国有企业缓慢、渐进的“入模子”过程给了企业中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我相信,如果两位大学同学、一位进入外企而另一位进入国企,若干年后的聚会上定然一眼便能分辨出来。这说明,无论国企、还是更激进的“入模子”的民企和私企,实际上对于员工的塑造都是非常深刻的。员工在组织文化面前是弱小的。

 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企员工在被改造的同时,还保留了对国企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在与很多国企人员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对于国企文化的各种弊端十分了解。因此,我认为,这种分裂状态表明他们长期一贯地延续了伪装,或者干脆说这就是行为方式的一种。这也是国有企业文化延续的重要机制。

变化中的国有企业

当然,国有企业的文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不能说国企改革的成功,但总体上说国企所承受的外部竞争持续加强。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有效的良药,某些完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人员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是值得钦佩的。这是打破和回答本文开始这位毕业生问题的最好方式,我期待有一天,没有人再去问这样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国企 应聘者 招聘

责任编辑:芸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