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市场 > 医药财经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PO还得自买自夸

2012-03-27 09:41 来源:医药经济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IPO是创投退出的途径之一。风险投资者经过好几轮的投资,终于有机会套现,于是将被投企业扶植上市,经过一定禁售期之后,逐渐卖出自己的股份,从而获得投资本金和投资收益。

 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上市怪象:  

众所周知,IPO是创投退出的途径之一。风险投资者经过好几轮的投资,终于有机会套现,于是将被投企业扶植上市,经过一定禁售期之后,逐渐卖出自己的股份,从而获得投资本金和投资收益。

一般来讲,投资越早、周期越长,收益也会相对高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几年在美国上市的生物技术股多半会跌破发行价。与投资谷歌和FaceBook动不动就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收益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IPO的游戏规则有显著变化,内部人必须认购IPO出售的股份,而这并不是公司上市所要求的硬性规定。  

内部认购“定心丸”  

在上世纪90年代,从来没有听说VC必须要在所投资的公司IPO时,买入公开募集资金所发售的股票,买入IPO的发售股是很少见的情况。

但是现在,内部人必须认购IPO发售股已经是生物技术领域公开的秘密。大部分生物技术公司上市之所以能得到认购和定价,主要是因为其内部股东参与认购,如果内部股东不想认购,IPO就很难发行或定价。现在,IPO几乎与典型私募没有多大区别,内部股东需要买入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募集资金量,来促成融资。而技术类或IT类企业上市从来没有这么苛刻的要求。

有人统计自2010年1月以来的18项IPO资料发现,无论是平均数和中位数,内部股东的认购率均为34%。在所有募集的12亿美元中,接近3.5亿美元来自VC投资者或内部股东。这部分资金量相当于过去16个月VC资金量的10%。其中5个IPO项目VC内部股东买入的资金量占50%以上,BG医药公司更是有72%的资金来自内部投资人。

这么高的比例,其实已经很难称之为IPO公开招募了,基本上只能算作是挂牌交易,卖新股给风险投资者。Ironwood公司上市时,所募集的1.85亿美元中,有7400万美元来自内部股东和风险投资机构。这看起来是有点多,因为在过去10年中,风险投资者一共向公司投入了3.5亿美元。该公司CEO说,公司上市还是内部股东在唱主角,有点“受骗”的感觉。知情者表示,即使是聪明的交叉投资者,即在公司后期私募参股的对冲基金,也无法保证在IPO定价时能平稳轻松。  

与股价相联度不高  

这些公司上市后的表现特别令人关注。有内部人买入IPO股票的公司,股价平均上涨19%,中位数上涨10%,其中Aegerion(AEGR)和Endocyte(ECYT)两家公司股票翻了2倍。

那么,是否有内部人买入IPO股票后市表现就会明显变好?有人重点关注了这些股票的表现,试图找出其股票表现业绩与内部人买股的关联度。尽管统计样本还不够,但可以初步看出,这些参与投资反而是成反比,也就是投资者和普通股民不太喜欢有内部人在IPO时新买入股票这一事实。

其他因素,比如公司多大比例的股份会在上市时被出售,IPO总体募集资金数和股票数。但没有一项与内部人参与度和IPO上市后表现有关联。所以,怎样才能成功IPO?那就要让大药厂承诺会买入10%以上的股份,找那些可以投资IPO股的投资者,或请求外部投资者买入三分之一的IPO发售股份,另外就是交叉投资者(比如有对冲基金)的投资会加分。至少有这些投资者就不会有伤害。如果预计即将IPO,也可再做一轮小融资。有这些因素的配合,IPO就会比较顺利。

由于IPO需要内部投资者参与这种现象不会马上消失,所以信息沟通更加透明和畅通对上市会有帮助。由于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周期很长、风险很大,不是所有投资人都能看得明白。内部人买入股份,至少是给新的投资人吃颗“定心丸”。作为内部人,以IPO发行价参股还是物有所值。目前的行情是,离上市时间越近,就越难找到外部投资者,所以要想上市,要么事先融资充足,要么上市前捆绑内部股东一起迈入IPO新股,这就是今天的生物科技IPO行情。

对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被允许投资IPO股票,新募集的资金必须事先得到LP的同意,否则将无法承诺在IPO时认购一定比例股份,就有可能成为永久的股东。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Tags:医药公司 生物技术公司

责任编辑:露儿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Chinamsr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20 Chinamsr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