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营销 > 药店经营

上海药店:在迎世博中悄然改变

2010-05-10 00:00 来源:中国医药报 我要评论 (0) 点击:

核心提示:上海药店:在迎世博中悄然改变

副标题#e#

4月30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

此时,世博园里唯一的零售药店——上海新华氏大药房世博村店已经开业整整半个月。这家完全按照“低碳环保”标准打造的“环保生态药店”,成立伊始即面向中外顾客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其实,早在世博会开幕前一年,上海的多家药品零售企业就已经开始了各自的变革——或重新扩建装修,着手改善硬件环境;或完善服务,强化中医药养生文化等软环境。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激励下,在迎接世博的过程中,上海药店行业也迎来了自身的改变。

差不多一年前,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开始对店面进行整体改造,先是对一楼总服务台和四楼盥洗室进行无障碍改建,为残障顾客大开方便之门,同时着手扩建狭小的医保购药空间,并改造店面橱窗。2009年5月8日~5月30日,上海第一医药商店的橱窗不仅通过扩大空间格局增强了透视感,还添置了极富个性的行业广告。

据介绍,改造完成后,第一医药商店整体向前推进了半米多,店内装饰和整体布局也都完全改变,新的店面更加井然有序。

店面同样发生巨变的还有蔡同德堂。而与前者相比,蔡同德堂改变的程度更令人惊叹。2009年,歇业数月的百年老店蔡同德堂重新开业后,店堂由原来的4层扩建至8层,经营面积从原来的1500平方米增加到3000平方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3000平方米的单店经营面积在上海药品零售行业中已然屈指可数。据介绍,此次为了扩大营业面积,蔡同德堂方面合并了旁边的一家酒店,而其大股东新世界股份近4000万元的投资则为蔡同德堂的“变身”提供了经济保障。

另外,上海老城隍庙童涵春堂在去年经过几个月的装修扩建后,也在今年1月份正式亮相。焕然一新的童涵春堂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店堂和建筑格局,形成“江南庭院式”风格,回廊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注入了中医药文化元素,无处不弥漫着中药老字号的味道。

第一医药商店、蔡同德堂、童涵春堂……一个比一个变得彻底,直至新华氏世博村店——这家在店面装修方面完全崭新的“环保生态药店”出现。

据了解,该店倡导低碳环保工作环境。在门店的装修上,全部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背橱采用硅藻泥材料,这种材料主要起到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作用,使室内空气通过硅藻泥材料的作用转换为清新空气;而水性油漆的采用则主要是因为它无味,并且同样具有环保、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照明方面,背橱灯光采用LED照明,室内照明采用节能灯;内部储物设施方面,前柜采用原木制作。多种环保材料的应用,正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环保生态药房。

据新华氏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为中外顾客提供药品外,新华氏世博村店还担负着另一个任务——传播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事实上,蔡同德堂、童涵春堂等老字号的翻新改造,其用意也不乏借世博东风和老字号超高的人气,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如果说世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那么世博会期间的上海零售药店就是中医药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一位业内人士说。

门店焕然一新

“当然,上海多家药店改变的并非仅仅是门店的外表,经营方面也在随之发生重大改变。”一位业内人士说。

首先是第一医药商店对非药品类商品进行了深入调整。同时摒弃了传统参茸品牌单一的局面,引进了胡庆余堂、九珍堂等多个参茸品牌——一系列调整带来了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2010年前两个月,该商店营业额与2009年同比增幅超过20%。

而对于重新装修的蔡同德堂来说,除了销售原有的中药和保健品外,进一步增加了西药的销售面积,更开辟了整整一层楼面经营医疗器械,并增加了药妆柜台,在保留古色古香“国药味儿”的同时,更增添了几分“洋味儿”。同时,蔡同德堂还在医馆经营方面下足了功夫,在世博会开幕前一周牵手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联合举办“迎世博、庆五一、献爱心义诊赠药周活动”,多位中医专家免费为世博志愿者进行义诊和健康咨询,蔡同德堂则为接受义诊的志愿者免费赠送义诊处方的全部中药。

童涵春堂城隍庙店在重装之后也踏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增加了养生体验馆、滋补品加工、心理咨询、针灸和推拿等多个健康养生项目,从单纯经营药品转型为提供与健康养生相关的全方位服务。

[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单页阅读

Tags:上海 药店 世博

已有0人参与

联盟会员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图片新闻
中国医药联盟是中国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药在线组织,是医药在线交流平台的创造者,是医药在线服务的领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国医药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